找到相关内容1455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把握解脱命脉——止观学修刍议

    特别是对于禅定和的修学,更是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,这是由于止观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。因为止是佛法内涵中的精髓,是解脱的命脉,无论是小乘的解脱还是大乘佛果的成就都有赖于此。但由于止观的本质和内涵很难把握,致使学佛者往往容易将二者混淆。致使对于止观的体性、修习的方法、应断的过失、所经的阶段、成就的标准等都不是很清楚,因此在实践上难免会举步维艰,在实证上亦多错认。  是断生死无明的唯一慧剑,他的正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352453.html
  • 释三

    释三  一。三是台宗之重要法门,为教理实践修行之骨架。系对一切存在之三种观法,即、假观、中称“假中三”。依据“菩萨璎珞本业经”卷上,贤圣学观品“从假入二谛观、从入假平等、中道第一义谛观”而立为旨趣。  1。:又云从假入是离性离相义。一念之心,不在内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间,称为;由一念故而一一切,无假无中而不;此因、假、中三能荡除三惑,以荡除见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5460949.html
  •   明 哲   "然兹三惑、三、三智、三德,非各别也,非异时也:天然之理具诸法故。"  三、假观、中道观。这是断惑证真。我已经讲过,要真正认识到、体会到并不那么容易。我很重视《始终...师智。"不用老师教,只要你下功夫,就明白这个道理。缘觉、独觉就是五师智。无佛出世,隐居深山,与清风明月为伴,悟缘起性。罗汉证的也是无师智,这是修,才能证取到的,是观般若。 《大乘止观》即《...

    明 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0262990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什么叫一心三和三谛圆融?

      赵朴初答:三是修行的观法,即、假观、中道观。此三可以于一心中获得,名为一心三。三谛圆融:真谛、俗谛、中道谛叫做三谛;此三谛举一即三,虽三而常一,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,所以叫圆融三谛。一心三,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,说明诸法无碍,事理圆融。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,别的宗属前三教。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,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,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,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。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225910842.html
  • 问:佛教中的“手印”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?

    “印”所指的是一种思想原则和事物的法则。前者如:诸行无常、有漏皆苦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被称作四法印,后者如“大手印”是指诸法性的法性、法则。瑜珈部的三昧耶印指观想,业印指手势,法印指咒法,大印指。在无上密部,业手印指业身明妃,慧手印是指已成佛的真空行母,大手印是指性正见。所以“手印”一启有多种含义,有些人把&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4377692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什么叫一心三和三谛圆融?

      赵朴初答:三是修行的观法,即、假观、中道观。此三可以于一心中获得,名为一心三。三谛圆融:真谛、俗谛、中道谛叫做三谛;此三谛举一即三,虽三而常一,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,所以叫圆融三谛。一心三,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,说明诸法无碍,事理圆融。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,别的宗属前三教。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,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,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,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0411185157.html
  • 关于三

    心思想很容易发展出三的思想来。观心是以智慧一念凡心,其重点在一念凡心的转化方面;三观则是以智慧来观照包括心在内的诸法的三个面相,其重点在智慧。这三个面相,一般来说是无自性、妙有的假名和综合超越与假名的中道,这便有空、假观和中;而对应于这三个面相,智慧也发展出层次或功能不同的三种。  智顗的三思想,盛发于后期。不过,在他的前期著作中,有很多处已表现三思想的痕迹。像我们在上面阐述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4981702.html
  • 大乘之革命

    经过重重革命,达于革命澈底之后──谓大涅槃,乃建立为法界缘起,以彰事事无碍。其革命之工具,即“二”是也。故摩诃衍论云:‘以有如是大方便智,除灭无明,见本法身,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’。事事无碍法界,似乎近于吠檀多及黑格尔等之泛神教,但其根本不同之点,即大乘之事事无碍法界,是已经过“二”之澈底革命而离染纯净者。彼泛神教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355124.html
  • 修持的方法

    方便,则进入正修行。   修定方法有多种,例如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数息等皆可,但可以归纳为三种“止行”,即:   一、体真止   乃针对而立。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,即是实相之真者,称为体真止。...作制心止。乃针对中而立。指不分别生死与涅盘、有与无等二边之相。盖前述之第一止偏于真,第二止偏于俗,俱不合于中道。既知真非真,则为边寂静;知俗非俗,则为有边寂静,亦即息真俗二边而止于中谛。若达此境,...

    智海法师

    |止观|定慧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435588295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16]:僻教戒

    菩提心中具三义: 1、十发趣心——一切,一切法入心内都是,属。 2、十长养心——从心内流出一切法,无论是念佛、布施、禅定等六波罗蜜,都是如幻如化,属假观。 3、十金刚心——不出不入又如何 不出不入,即不生不灭,是真如法界,如金刚般坚固,属中。 菩萨教人先修,次修假观,后修中。三谛理显,是为次第法用。 而菩萨以恶心嗔心,横教二乘声闻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3571590592.html